重磅 基輔上空的幽靈,蘇-57隱身機單刀突襲 撕破烏克蘭防空網

據環球網援引多家俄媒消息6月8日報道稱,當地時間7日破曉,在俄軍對烏克蘭首都基輔發起的空襲行動中。除出動了老將圖-95MS戰略轟炸機外,還動用蘇-57隱身戰機,首次使用Kh-59MK2隱形空射巡航導彈。

不過自該消息傳出後,作為當事者的俄烏雙方,截至目前對此都保持沉默。蘇-57隱身戰機參戰已不再是什麼新聞,但首次投入使用的Kh-59MK2隱形空射巡航導彈則是看點十足!

當地時間7日,俄軍針對坐落於基輔達爾尼茨基區及第聶伯羅夫斯基區的鐵路設施、軍用倉庫及負責維修裝甲車輛的烏企車間廠房等目標,動用數枚高精度遠程空基導彈予以打擊。事後依照烏軍總參謀部公布的消息來看,來襲的5枚俄制導彈除一枚被烏軍防空部隊成功攔截外,其餘4枚則悉數命中預定目標。

烏軍進一步指出,根據目前所掌握的初步資料判斷,這批導彈應是由圖-95MS戰略轟炸機從裏海方向發射而來,具體型號應為射程超過1800千米的Kh-101空射巡航導彈(圖-95MS可攜帶8枚)。此番空襲令烏克蘭如臨大敵,全境拉響防空警報,外媒也就此解讀稱,俄軍此舉旨在對烏軍此前炮擊北頓涅茨克做出回應。

就在基輔空襲結束的次日,多家俄媒的報道重點卻集中在蘇-57隱身戰機方面,聲稱其參與上述打擊行動,並首次公布Kh-59MK2隱形空射巡航導彈的相關作戰視頻畫面。

俄烏戰事打響後,各方對蘇-57隱身戰機是否參戰可謂是興趣頗濃,猜測不斷。上月20日據俄塔斯社報道稱,俄國防工業綜合體消息人士業務證實,蘇-57隱身戰機早在開戰兩~三周後便投入使用,主要用來打擊烏境內的高價值目標。

不過此番俄媒的密集報道,並沒有在第一時間內得到俄烏官方的及時回應,可謂是耐人尋味。緣何烏方反應平平?恐怕是根本沒有掌握相關資料所致。作為「隱身機」的蘇-57,即便是隱身性能沒有殲-20那麼好,但在防區外發射Kh-59MK2隱形空射巡航導彈,比較落後的烏克蘭地面防空網也是無法探測和預警的。

重磅!基輔上空的幽靈,蘇-57隱身機單刀突襲,撕破烏克蘭防空網

儘管此次基輔空襲俄官方並沒有點明蘇-57是否參與,但給烏政府造成的心理威懾已然達到預期。即此次空襲蘇-57沒有參與的話,但不排除以後還會投入使用,如此操作就頗有幾分由俄總參謀長格拉西莫夫提出的俄式「混合戰爭」的味道。

不過,列裝數量有限的蘇-57參戰的更多實質,還是同樣想借俄烏戰爭這種較高烈度的作戰環境,進一步驗證蘇-57的各項技戰術指標,因此它對俄空天軍的貢獻着實有限。

俄羅斯空天軍剛剛接收了兩架最新生產的第五代戰機蘇-57,它們是量產型蘇-57戰機的第五和第六(第一架已墜毀)。此次服役的是機身編號為「紅色53」和「紅色54」的兩架蘇-57戰機。在此之前,俄羅斯空軍現役有3架量產型蘇-57,機身號分別為「藍色01」,「紅色02」,「紅色52」。其中「藍色01」是黑龍江畔共青城飛機製造廠免費無償地為俄軍生產的,用於補償兩年前墜毀的首架量產機。

第五代戰鬥機蘇-57在2010年首飛以後(這比中國殲-20還要早一年),經過13年的坎坷歷程,俄軍終於正式服役了4架(中國殲-20已經服役百架),真是太不容易了。俄軍對蘇-57的態度一直是比較消極的,這種戰機很貴,應用了大量新技術,使用起來沒有改進型的蘇-30SM等戰機得心應手。因此俄軍的消極態度讓普京很不滿意。

俄羅斯蘇-57隱身戰機駕駛艙後面,那個萌萌的、不停轉動的小玻璃球,到底是什麼呢?

這是一種定向紅外對抗系統(DIRCM)。主要用於干擾來襲的紅外製導空空導彈。

俄總統普京明顯地推動了蘇-57的量產工作,不然該機還要繼續難產。在2020年5月索契國防工業發展會議上,普京嚴厲批評了因為「一點點小毛病」就拒絕大批採購蘇-57的「非國民」行為。要求蘇-57戰機採購數量由15架提高到76架,並且要求必須在2028年之前讓俄空天軍的3個航空團完全換裝蘇-57。

由於現有的蘇-57性能有許多缺憾,俄羅斯目前把注意力放在了蘇-57深度改進型上面。為之配套的全新的「產品30」發動機計劃在2024年完成研製。安裝「產品30」發動機的第二階段深度改進型蘇-57將命名為蘇-57M,俄軍計劃到2026年可完成全部測試。

重磅!基輔上空的幽靈,蘇-57隱身機單刀突襲,撕破烏克蘭防空網

其實最後一段可以劃掉,因為俄軍所有帶「計劃」和「將」的武器項目,沒有一個能確保按期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