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總理拉攏新西蘭對抗中國 被「無聲打臉」 其自身已成前車之鑑
據觀察者網報道,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內塞日前對新西蘭進行訪問,並與該國總理阿德恩舉行會晤。在隨後的記者會上,阿爾巴內塞聲稱,澳洲將於新西蘭一道,應對中國在太平洋地區的崛起。澳方期待與新西蘭合作在該地區「捍衛主權」。
儘管新西蘭不久前曾參與在五眼聯盟框架內的涉華聯合聲明,利用所謂「人權議題」對中國內政指手畫腳。不過,在阿爾巴內塞企圖拉攏新西蘭對抗中國時,卻遭到阿德恩「無聲的打臉」。據媒體披露,在會後的聯合記者會上,對於阿爾巴內塞有關兩國「在太平洋地區步履一致」的表態,阿德恩不是「拒絕就此表態」。就是「沒有正面回答」。顯然,從阿德恩對這一系列問題的反應來看,新西蘭並不打算步澳大利亞的後塵,成為遭到中國反挑釁工具箱修理的對象。
中國是新西蘭的最大貿易夥伴,近幾年來,新西蘭從對華貿易中獲得巨大收益,成為了該國擺脫後疫情時代全球經濟衰退影響的主要帶動力。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新西蘭對華商品和服務出口占該國出口總量的23%。其中新西蘭農產品對華出口額是美國或者澳大利亞的4倍之多,占該國農產品對外出口總量的34%。
更重要的是,中新兩國去年簽署了升級版的雙邊自貿協議,讓兩國之間的貿易關係提升至一個新高度。根據協議內容,新西蘭很多對華出口商品在今後可以享受減免關稅的優惠待遇。所以,自去年開始,新西蘭因不願意公開得罪中國,遭到美澳等盟友的多方指責,甚至還曾遭到被開除出五眼聯盟的威脅。在這樣的情況下,阿爾巴內塞還試圖拉攏新西蘭反華,不被對方打臉才怪呢。
其實,也難怪阿德恩會在阿爾巴內塞展開拉攏的時候裝聾作啞,因為對她和新西蘭來說,澳洲就是一個典型的前車之鑑。自2020年以來,澳洲因追隨美國對中國發起前所未有的挑釁,最終遭到中方反挑釁工具箱的修理。時至今日,被中方關閉的中澳戰略和及國際對話機制大門仍未被開啟,儘管澳方通過打電話、發信函和通過媒體呼籲等方式,接連十多次呼籲中方重啟中澳經濟對話,結果均遭中方的已讀不回。
現如今,儘管澳洲政府已經更換,但中澳關係仍處於冰凍狀態,兩國之間的經貿、投資和人員交流等領域上的合作,已遭到毀滅性的破壞。受此影響,澳洲約數十種商品被中國市場拒之門外,與此同時,中國公民和留學生赴澳旅遊、投資和求學的熱情也正經歷冰凍期,給澳洲相關業界造成了災難性的影響,以至於澳洲相關業界人士對堪培拉當局的指責從未停止過。
澳洲「八校聯盟」的首席執行官湯姆遜日前在一次公開會議中,警告堪培拉當局「如果中國留學生無法返澳,澳大利亞將難以在經濟上取得進展」。據京報網報道,受疫情和中阿關係惡化等因素的影響,大批中國留學生至今仍未返回澳洲高校。如今中澳關係正處於高度緊張之際,希望堪培拉減弱「大男子主義」的強硬言論,並通過外交方式更好地處理與中國的關係,以此來為深陷困境的澳洲高校提供幫助。
事實上,澳洲教育行業所承受的損失,只是該國受中澳緊張關係影響而損失慘重行業的一個縮影。自中澳關係惡化之後,澳洲除了大量商品無法順利出口中國外,該國包括金融、投資、旅遊和教育等行業,也因為兩國之間人文交流幾乎中斷而損失慘重。所以,堪培拉政府更迭,讓該國很多人似乎看到了中澳合作關係恢復的希望。不過,事實證明,這僅僅只是他們的一廂情願而已。
阿爾巴內塞上台之後,儘管他的嘴裡一直在指責莫里斯政府,給澳洲國家和民眾利益帶來損害,但實際上他腳底下走着的路,卻是與莫里森相同的錯誤道路。所以,在阿爾巴內塞上台之後,中澳關係非但沒有出現緩和的跡象,反而因澳方不停止其一貫的挑釁行徑而有進一步加劇的趨勢
相比於新西蘭在對華關係方面的謹慎,澳大利亞的對華關係,卻並沒有因為政府的更迭而做出任何改變。要知道,澳洲被國際經濟界人士稱之為「中國經濟後花園」,就足以說明該國經濟對中國依賴有多嚴重。阿爾巴內塞既然無意改善對華關係,那麼中方對其的反制也就不大可能會停止。現在國際能源和鐵礦石價格不斷飆升,尚可以維持澳洲經濟增長,但也只是一種暫時現象。一旦上述產品價格回落,澳洲又失去中國這個大市場,屆時,其經濟就可能就真的要「難以取得發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