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收割越南,萬億資金或將湧入中國,外媒:越南企業需要中國幫助
美國勞工部在6月10日表示,隨着能源和食品價格飆升推高價格,5月份CPI指數比一年前同期上漲8.6%(前值為8.3%),刷新1981年12月以來的最高通脹讀數,出乎所有人預料(原本預期會降至8.2%,並認為3月的8.5%是本輪通脹頂部),甚至現在有華爾街機構預言6月份的通脹數據可能會接近9%。
緊接着,交易員和策略師表示,通脹數據可能會嚴重影響下一階段的市場交易,並有助於塑造美聯儲今年晚些時候更加鷹派的利率決定,這也表明市場炒作的通脹見頂論和9月加息暫緩論的觀點宣告失敗,從現在開始,等待美國金融市場的將是驚濤巨浪。
因為,如此炙熱的高燒不退的通脹,讓華爾街不得不重新定價加息前景,加大對美聯儲加息的押注。比如,我們團隊注意到,目前,美股震盪下跌、美債收益率上漲似乎已經成為了趨勢,而這股趨勢令美國金融市場壓力增大。
據CME「美聯儲觀察」在6月11日公布的互換合約顯示,美聯儲在6月、7月和9月的三次利率會議上每次都會加息50基點,且存着9月份一次性加息75基點可能,而就在二天前,美聯儲最鷹派理事布拉德再次表態應迅速大幅加息至3.5%以遏制通脹,美聯儲理事沃勒支持在未來「幾次」會議上每次加息50個基點,而自今年3月以來,美國已經加息二次將利率提高了75個基點。
要知道,當高油價和食品價格推動美國通脹不斷刷新40年以來的高位讀數且維持上行時,美國支付的債務利息成本就會迅速增加,且將很快失去救助自己不斷激增債務的能力。
而另一方面,高通脹又會制約美國的消費水平和生產率,美國企業利潤將會被通脹壓縮,使得美國財政失去了收入增長的動能,所以,美國企業需要將本土製造業的高成本轉嫁出去。
而這也是目前讓美聯儲在控制通脹和以多快的速度收緊貨幣政策上感到很為難,在壓制通脹和經濟增長上很難取得平衡,事實上,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美聯儲和美財長會在去年一直堅稱通脹是暫時性的背後原因之一。但很明顯,現在的美聯儲在通脹問題上已經再次失去了信譽,市場可能不再相信美聯儲,而一旦出現這種情況,美國金融市場可能會進入無序、巨幅波動的狀態。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
所以,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為了重建信心,料將會推出加快收緊貨幣政策的舉措,將不得不進行激進式的升息以抑制通脹(理論上通脹是貨幣超發行為),但是,經常閱讀BWC中文網的讀者朋友們應能了解到,這樣做的副作用是目前壓在美國經濟身上的債務危機和美元信任危機就會提前來到,並將會伴隨經濟衰退,這就是1970年代美國經濟經歷過的滯脹前兆,更會讓以美國經濟陷入經濟增長動能失速的困境,所以,此時美聯儲應怎麼辦?
答案很明顯,美聯儲理事沃勒在6月4日發表講話為我們提供了註腳,他表示,「我們在制定政策時不會考慮對其他國家的溢出效應 」,這意味着美國會將數萬億債務赤字壓力和高燒不退的通脹風險轉嫁出去。
這樣一樣,對那些經濟結構簡單、外債和通脹高企及外儲短缺的脆弱市場的美元虹吸效應就會開始,這種走勢隨着美元流動性將「由澇轉旱」的退潮過程中會更顯著,甚至在部分脆弱市場將會出現「美元荒」,國際儲備貶值,而這背後的邏輯其實也很簡單。
因為,美元是全球主要儲備和最重要的結算貨幣,並主導外匯和商品定價權的環境下,所以,美國就可以通過寬鬆和緊縮的美元周期向這些經濟體的投資者收取鑄幣稅,並隱蔽的將自己不斷增長的債務成本和通脹風險轉嫁出去,這些市場大多處於低端產業鏈上,對美元有較大的依賴性,比如越南和印度就是這樣的經濟體。
當美聯儲打開美元印鈔機的水龍頭放出洪水猛獸般的流動性和將利率維持在極低水平時,美元就會源源不斷地向世界各地輸出,但當美國開始收水時,這些放出去的水不但需要加以回流,反而更需要水漲船高(收取鑄幣稅),這幾乎成為美元持續切換貨幣政策以轉嫁自身風險的主要目的之一。
此時,那些外部債務高高在上(大多以借入美元為主)、外儲薄弱及正在經歷高通脹威脅的經濟體來說,金融市場和企業融資將會不斷陷入美元成本變貴及市場上的美元回流的模式,這也是美國精心炮製收割這些市場投資者財富的過程。但這個過程中由於美元的特殊地位,使得美聯儲每一次貨幣寬鬆和緊縮舉措,都會牽動着金融市場和經濟走勢。
對此,據IMF、世界銀行和一些華爾街大銀行發布的最新報告中指出,美聯儲加速收緊貨幣政策的風險正利用鬆緊美元周期轉嫁給脆弱和貧窮國家,這些經濟體包括智利、馬拉維、斯里蘭卡、黎巴嫩、土耳其、阿根廷、巴西、捷克、巴基斯坦和埃及這10個國家或都會由於高企外債與外儲呈倒掛模式而面臨美元融資成本變高的困境。
這也進一步印證隨着美元指數震盪上升(6月11日,美元指數快速突破104,為近一個月以來首次,2022年初至今累計上漲6.9%,過去一年漲幅更是高達14%),在供應鏈短缺、經濟開放加快和油價推動高通脹的環境下,美元指數波動的外溢效應將會間接地傳遞到這些經濟體的金融市場和大宗商品資產上去。
而歷史上每次美元指數的大幅波動(特別是強勢美元周期)總會引發危機,面臨國際儲備貶值、美元融資成本增加,甚至是美元荒的困境,陷入貨幣嚴重貶值與債務危機被美國收割的波動模式,而近段時間,越南、印度、馬拉維和斯里蘭卡出現的股市持續下跌、匯率暴跌、外儲短缺和債務違約和就是最新的例證。
據越南快報在6月10日報道,截至6月5日,越南VN30指數已經從2022年高點以來大幅下跌了21.6%,整個越南股票的市值更是從3月的8115萬億越南盾的峰值降至目前的6400萬億越南盾,由于越南股市拋壓強勁,一些嗅覺靈敏的國際資金正悄然地從越南經濟中撤離,數據顯示,外國投資者淨賣出高達540萬億越南盾的金融證券類資產,幾乎是去年同期的約3.1倍。
而正是在這些環境下,多數市場參與者認為,大量敏銳的國際資金的投資風向已經出現轉向,早已開始布局做多人民幣資產市場,因中國經濟一直保持了人民幣的價值及市場經濟的韌性和活力,這些將吸引國際投資者將資金投入安全資產的人民幣市場中,人民幣資產或將成為避風港。
據6月9日聯合國貿發會議發布《2022年世界投資報告》顯示,2021年外國直接投資流入量前兩名的經濟體是美國和中國,其中,中國的外國直接投資增長了21%,另據國際金融權威機構(IIF)在6月8日公布的數據顯示,雖然,5月外國現金連續第三個月流出新興市場投資組合,但中國市場卻淨流入47億美元,其中20億美元流向債市,27億美元流向股票,起到風向標的作用。
據彭博社6月7日援引摩根大通策略師的最新報告表示,隨着中國對經濟刺激措施的進一步增加,未來幾個季度,投資中國市場將會有更多的利潤空間,瑞銀分析師也在6月5日發表的報告中稱,考慮到中國經濟基本面穩健、全球經濟區域化、供應鏈和消費優勢,美聯儲激進收緊貨幣政策反而會更有利於人民幣呈現雙向波動彈性,從而產生對人民幣資產的投資需求,繼續吸引國際資金進入中國,預期將吸引萬億美元的國際資金在未來五年內持續湧入中國來投資。
與此同時,對亞洲經濟較有研究的波士頓大學羅伯特羅斯教授在日前對彭博社分析稱,中國有很多值得亞太地區國家學習的地方,比如,越南發展經濟和製造業需要中國的資金、訂單和原材料,還需要中國提供包括改善基建等多方面的幫助,特別是中國資金對越南中小企業的融資方面將會持續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