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大飛機來了,剛受到中國製裁的波音公司 面臨真正的挑戰
近段時間以來,受中美關係惡化、以及其他一些因素的影響,中國放棄了美國波音公司上百架客機的訂單,並轉而從歐洲空客採購相同數量的客機。對美國波音公司來說,這有可能意味着它將會失去了搶占中國航空市場的最後機會。原因很簡單,中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商用大飛機,正在為投入運營做最後的衝刺。
經過多年的努力,中國首款大型商用飛機已經研發成功並開始投產,具備了交付用戶使用的條件。據《環球時報》報道,中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C919大型客機,已在8月初完成了全部取證試飛工作,並將很快取得中國民航局的適航證、為交付用戶使用創造有利的條件。
根據相關專家的表述,C919大型客機是中國自行研製、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短程商用幹線噴氣式飛機。該機從2008年開始研發,並在2017年5月實現首飛。根據公開數據顯示,迄今為止,C919飛機已經獲得了28家航空公司。累計訂單已達到815架,預計首架生產型客機將在今年底完成交付。
隨着國產C919大型客機完成全部試飛任務、並開始進入交付階段,這實際上已經意味着,中國的首款國產大型客機的研發,已經宣告獲得成功。這對中國人民來說,無疑就是一個天大的喜訊。但對於一些外國航空企業來說,卻是一枚難咽的苦果。尤其是美國的波音公司,中國的這一成就,極有可能會導致其將永遠失去中國的航空市場。
就在中國自製大型客機宣告完成所有試飛任務,並即將交付用戶投入運營之際,波音公司卻正在為原本計劃賣給中國的飛機,尋找新的買家而犯愁。該公司負責人日前哀嘆稱,「考慮到中國市場的重要性,以及波音公司與當地航空公司的長期合作關係,我們不能一直等下去,因為中國市場很大」。
也難怪波音公司的負責人會發出這樣的哀嘆,因為中國外交部日前剛剛發布消息,宣布對美國波音公司和雷神公司實施制裁。原因是美國政府批准這些軍工巨頭向台灣地區出售包括反艦導彈、以及空對空導彈在內的十多億美元武器裝備。作為對美國損害中國國家主權和安全利益的回應,中方隨後宣布對上述兩家公司相關負責人實施制裁。
對波音公司來說,其在中國有着巨大的利益存在。姑且不論該公司每年要對中國出口大量的客機,其與中國航空公司在電子系統和維修服務等方面的合作,也是該公司收入的一大主要來源。波音公司因參與對台軍售受到中方的制裁,結果有可能導致其在中國民用航空市場上的利益,受到嚴重甚至致命性的損害。
隨着國產C919大型客機的投產,將對美國波音公司、或者其他外國民用航空供應商構成巨大挑戰。原因很簡單,815架C919飛機的訂單,意味着外國民用航空企業未來將減少相同數量的中國訂單。尤其是像波音公司這種遭到中方制裁的航空巨頭,未來其在中國市場的占有份額,將有可能會因此被清零。
更重要的是,在西方對中國高技術封鎖的背景下,中國商用大飛機的研發和生產仍然能夠得以順利進行並獲得最終的成功。這再次說明一個事實,西方對中國的高技術封鎖,根本就無法阻擋中方在航空領域上的進步。商用航空如此,軍用航空就更不用說了。這對那些試圖通過技術封鎖,來阻擋中國科技崛起的西方政治勢力來說,是不折不扣的失敗。
顯而易見,中國民用航空領域的進步,意味着西方對中國相關領域上的技術封鎖宣告失敗。同時,中國自行研發,並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飛機投產,也意味着中國在民用航空領域上,未來不但會成為中國航空市場的主要供應方,同時更有可能會成為它們強有力的競爭者,共同分享國際航空市場的利益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