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著歐盟主席的面,武契奇表示:不參與對俄製裁 將保持對華友好
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是一條硬漢,也是一個非常真實的人。他很清楚,塞爾維亞如果想獲得真正生存的空間,不是依賴西方,而是要與中俄發展友好關係。當年出訪白宮時,即便在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面前,面對橢圓形辦公室一眾美國政要,武契奇「也沒有說半句中俄的壞話」,這是他自己事後說出來的。在俄烏衝突背景下, 武契奇近日更是當着歐盟主席馮德萊恩的面,表示「塞方拒絕對俄制裁,將繼續保持對華傳統友好」。
據來自環球網的報道,近日,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訪問了塞爾維亞,在與其共同出席聯合發布會時,武契奇明確表示,在烏克蘭問題上,塞爾維亞將堅持自己的立場,拒絕加入西方「對俄制裁」陣營。雖然塞爾維亞堅持走歐洲道路,但也將繼續保持與中國的傳統友好關係。武契奇還表示,半年來,塞爾維亞在「對俄制裁」問題上受到的壓力,如果寫成書,將比馬克思的《資本論》還要厚。
武契奇所講的,正是塞爾維亞目前的現狀,雖然發布會信息的字數不多,但至少能展現三個問題。
首先,西方對塞爾維亞的施壓,仍在繼續。客觀講,馮德萊恩此時訪問塞爾維亞,恐怕不會是為了「塞方申請加入歐盟」的問題進行溝通,大概率是逼迫塞方加入「制俄」陣營。此前,德國總理朔爾茨、法國總統馬克龍都先後出訪過塞爾維亞,所談的話題,所做的工作基本上一樣,都是希望塞爾維亞追隨西方,對俄羅斯實施制裁,讓整個歐洲「統一行動」。
因為俄烏衝突爆發後,塞爾維亞成了歐洲的「另類」,是唯一沒有對俄實施制裁的國家。相比而言,即便對外號稱「中立」的瑞士,都加入了制裁陣營。德法領導人在出訪塞爾維亞時,甚至發出威脅,「如果不對俄實施制裁,就永遠別想加入歐盟」。但是,塞爾維亞沒有屈服,用武契奇的話說,就是「我們不會當叛徒」。這一次,仍然如此。
其次,塞方不會改變在俄烏問題上所持態度。這個態度主要包括兩點:一個是不支持、不參與對俄制裁;另一個是尊重所有國家的領土主權。因為塞爾維亞自己也存在科索沃「自治」問題,他不可能明確支持烏東幾個地區的「獨立」,但同時,因為塞爾維亞對俄羅斯在能源和安全上的依賴,塞方也不會去與俄羅斯撕破臉。
如今,歐盟國家因為對俄制裁遭遇反噬,但「塞爾維亞卻可以從俄方拿到全歐洲最低價的天然氣」。
而塞爾維亞不參與對俄制裁,主要是看清了三點。
第一,塞方確實依賴俄能源,無論是工業發展,還是改善民眾生活,都離不開廉價的俄能源,這事關自己的國家利益。第二,歐盟制裁俄羅斯,完全是「為虎作倀」,替美國湊人氣,結果自己都遭遇反噬,塞爾維亞為什麼要追隨?而且在安全上,塞爾維亞也離不開俄羅斯的庇護,塞方官員曾明確表示,如果沒有俄羅斯,「塞爾維亞有消失的風險」。第三,歷史告訴塞爾維亞,西方國家是不可靠的,塞爾維亞即便加入對俄陣營,對他們來說,也不是「自己人」。
最後,塞爾維亞希望加入歐盟,並不意味着就要疏遠中國。如果說在安全和能源上要依賴俄羅斯,那麼在經濟領域和其他一些方面,塞爾維亞則非常依賴中國。新冠疫情爆發後,中國是最先向塞方發起援助的國家,正是有了中國的防疫物資,塞爾維亞才沒有像其他歐洲國家那樣,出現大面積感染。而中國疫苗研製出來後,塞爾維亞也是歐洲唯一獲得生產權的國家。
塞方好多瀕臨破產的企業,正是在中資注入後,重新獲得了新生,而且還有中國市場做後盾。正因為如此,塞爾維亞建首都地鐵時,政府直接將工程交給了中國,除了技術和資金外,更為重要的一點,是信任。而國與國之間的合作,互信是最為關鍵的條件。
所以,綜合來看,塞爾維亞一方面不會放棄加入歐盟的努力,畢竟歐洲市場夠大,離自己更近;另一方面,塞方也將保持與中俄的合作和友好。但是,正所謂「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塞爾維亞堅持這樣的政策,很可能還會受到西方國家的進一步擠壓,當年北約就悍然發起過「南聯盟戰爭」。不過,武契奇的表態這麼堅定,顯然也有足夠的準備,同時也是徹底看清了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