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斷網危機 4條海底光纜被切斷,究竟是誰在渾水摸魚?

據外媒消息稱:法國對外表示大西洋海底3根光纜被切斷,導致全球範圍內的連接故障,同時英國方面也傳來消息,得蘭群島附近的互聯網光纜也離線了。在北溪管道遭到破壞之後,海底光纜也慘遭毒手,究竟是誰在渾水摸魚?首先不管是北溪管道還是當前的海底光纜,一定是人為破壞導致,其次就是想要找到真兇,還是要從利益得失的角度去考慮。

第一:歐洲出現斷網危機,其實同之前的能源危機有異曲同工之妙。在能源緊缺的情況下,歐洲民眾因為生活質量下降,成本反而上升早已一肚子的怨氣,如今又出現「斷網」,結果可想而知。大量的民眾情緒崩潰,會引發歐洲各國內部的一些動盪,例如民眾成群結隊地上街遊行,呼籲歐洲停止對烏克蘭的援助。從這點上來看,俄羅斯悄悄動手的可能性很大,因為歐洲一旦停止對烏克蘭的援助,就相當於宣判烏克蘭死刑。俄羅斯不費一兵一卒就能獲勝,成為最大的受益者。

第二:但是從成本上來說,美國更有嫌疑。首先就是北溪管道被炸毀,相當於俄羅斯失去同歐洲談判的「籌碼」,要知道當前這是俄羅斯手中唯一的重量級籌碼,如果只是單純地想以此脅迫歐洲,俄羅斯應該是「斷供」而不是炸毀?如果管道被毀。當前歐洲即便同意停止援助,也不可能恢復供應,所以歐洲為什麼還要和俄羅斯接着談判?簡單來說就是管道被毀,俄羅斯失去和歐洲對話的資本,除非修好能夠正常輸氣,雙方才能恢復對話的平等地位。而讓俄羅斯和歐洲「分道揚鑣」,符合美國的利益訴求。

第三:美國的目的是什麼?主要是削弱俄羅斯,但是不能下手太重,避免俄羅斯拋出核武。所以讓烏克蘭不停的消耗俄羅斯,同時讓歐洲和俄羅斯保持距離,避免雙方因為「能源」走到一起。如果歐洲源源不斷的給俄羅斯提供資金,想要耗死俄羅斯基本上是天方夜譚。激化俄歐之間的矛盾,符合美國的利益訴求。不管是進一步地孤立俄羅斯,還是打擊俄羅斯外貿收入,美國都是受益者。

很多問題從「利益」角度來看,就會很清晰。例如烏克蘭為什麼要迎戰,因為想要立功獲得加入北約的機會。俄羅斯為什麼要主動出擊,因為拖下去會被耗死,趁現在有力氣反擊搏一把總比被耗死強。歐洲為什麼要「傷敵一千自損八百」制裁俄羅斯,因為削弱俄羅斯有利於歐洲安全,同時討好美國,能夠爭取更多的時間發展自身實力。美國為什麼要全球擴張,因為科技領先需要資源,而掠奪是最快建的方式。同時美國不允許其他國家崛起,因為地球資源是固定值,其他國家崛起在美國眼中就是在搶奪自己的「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