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证伪手段:记者问李连杰,南京大XX30万人,你们数了吗?
南京大屠杀是全体中国人一段痛苦的记忆,但是对于这段记忆,日本人却一直想要隐瞒甚至是扭曲真相。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日本从政界到商界再到文化圈,甚至是一些底层民众,已经使用过非常多无耻且阴险的手段了。
日本“证伪”历史
就比如著名功夫巨星李连杰在接受采访时,就曾遭到了一个日本女记者的刁难。
当时日本女记者询问李连杰,中国人总说南京大屠杀死亡30万人,难道有人仔细数过吗?
而李连杰的回答也是相当不含糊,他直接反问这个女记者,难道美国大兵在凌辱你们日本女人的时候,你们会去问她是否舒服吗?
该记者的问题,其实是日本在淡化侵华战争罪行时一种非常常用的招数,那就是“证伪”历史。很多日本人喜欢用“证伪”的手段,来达成自己证明日本没犯战争罪行的目的。
比如说慰安妇问题,“慰安妇”这个名字,本身就是日本为了隐瞒自己的战争罪行套用的一个名称,严格来说,我们对这群女性的称呼应该是“日本军国主义战争性犯罪受害者”。
日本之所以要使用慰安妇这个名称,是为了隐瞒日军当年用哄骗、绑架等一系列手段侵害这些女性的人身权益,使得她们成为了受害者。
诚然,在日本侵略东亚各国过程中,一直有女性自愿走入日本军营,但这些人要么是受日本军国主义思想洗脑的日本人,要么是在战争中实在活不下去的可怜人。
而且这些人占比非常小,绝大多数人都是日本用各种非法且卑劣的手段带来的。且她们在成为日本战争罪行受害者的过程中,不单单是成为了性受害者,还被日军限制了自由,甚至就连性命安全都没法保障,经常性的有人因生病死亡或直接被日军杀死。
但是日本在为自己辩护时,一直用极少数的个例来证明这群人“全都是自愿”的,希望以这些个例来给慰安妇问题“证伪”。然而事实就是事实,日本再怎么证明这些事都是客观存在的。
日本淡化历史
日本常用的第二种手段,是淡化那段历史。
里面最常见也是国人最熟悉的手法,是日本的教科书问题。日本的历史课是一门选修课,不是所有日本年轻人都会学习历史,而且课文中对于二战的描述也是避重就轻。
日本的教科书是不同出版社出版的,没有像中国这样达到每个省统一用一本。在这些不同版本的教科书中,有些干脆就没有提及日本侵华事件。有的会写,但用的口吻都是“日本对中国作战”这种非常模糊化且淡化的语句,并且对相关内容只会记载寥寥几笔,之后就会迅速扩展到整个地球上的二战史。
这导致相当多的日本年轻人,对日本侵华罪行没有清晰的认知,以为当年中日两国只是简单的打仗,然后日本就战败了。而除了教科书外,日本还会在一切我们能想到的地方,淡化那段历史以及自己的暴行。
比如在著名的靖国神社中,日本对于南京大屠杀只有寥寥几笔,且描述也经过了精心修改,变成了日本军队发现了伪装成中国民众的军人,然后发生了一定程度的伤亡。
但日本所谓的“一定程度伤亡”,是日军对至少30万南京市民执行了宛如流水线一般的屠杀。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日本靖国神社内部除了一楼游就馆的武器展厅,其它有关二战内容的地方都是严禁拍照的,现在网络上流传的有关靖国神社内部景象的照片,除了游就馆武器展厅部分的内容外,基本都是偷拍。
而且靖国神社是一个占地9万平方公里,加上围墙超过10万平方公里的巨型建筑群。除了游就馆这类对游客开放的地方外,其内部还有外国人员绝对无法入内的建筑部分。看来日本方面也知道自己当年的所作所为有多恶劣,靖国神社里面写的这些东西根本不能公之于众。
日本偷换概念
日本常用的第三种手法,是偷换概念。
不少国人对于日本侵华的认知不够,他们看待日本侵华非常的标签化和模糊化。从本质上讲,日本侵略中国是希望将中国当成日本的殖民地,这和当年西方列强殖民中国差不多。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日军无疑要更加残暴,其大量屠杀平民的行为也显得更加野蛮,且造成的破坏更大。而日本方面就很喜欢揪住侵华战争的本质来偷换概念,扭曲大众对于侵华战争的认知。
还是以靖国神社举例,在日本对甲午海战的描述中,日本宣称这场战争的起因,是日本为帮助朝鲜的独立从而对清朝动兵。另外在甲午海战后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则是日本卧薪尝胆取得的胜利。
在对日本于二战战败的描述中,靖国神社则是极力将侵略亚洲各国的侵略,描述成日本帮助各国从各西方列强手中独立出来的战争。从客观上来说,日本的这种说法还真有部分正确的地方,因为亚洲各国的民族意识很大程度上就是日本暴行促成的。
日本对各国平民的屠杀行为让各国人民深刻认识到,如果再不反抗就要亡国灭种。然而日本方面却一直想要将亚洲人民的觉醒揽到战争这一行为本身上,而非日军暴行促成。
甚至在日本裕仁天皇的投降诏书中,对于二战的描述,都是日本发动战争是为了亚洲的安定。而对于自身投降的描述,也是敌人杀害日本无辜,战争再打下去会毁掉人类文明。从这些地方我们就不难看出,日本是怎样偷换了战争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