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床是6岁好,还是7岁好?专家说出了大实话

每一个小宝宝从出生起就会十分的依赖父母,但是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爸爸妈妈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尽早学会独立。

尤其是在睡觉这件事情上,妈妈们迫切地希望孩子能够独立睡觉,只有这样,她们才能够睡个安稳的觉,不用再时刻担心孩子的情况而使自己无法安心入眠。

大多数的宝妈都会选择在孩子断奶之后再决定是否要让孩子分床睡,尽管决定的时间点不一样,但是她们都认同一个观点,就是孩子与父母分床睡是非常有利于锻炼孩子独立性的。

心理学教授李玫瑾表示:孩子与父母分床睡不宜过早也不宜过晚,再早也不能在3岁以前,否则孩子会因为缺乏安全感,从而对睡觉产生恐惧,对孩子的性格以及各个方面都会有不好的影响,过晚的话又会导致孩子过度依赖父母,无法独立生活。

到底孩子要在几岁的时候与父母分床睡呢?

其实这并没有一个具体的说法,专家们认为分床睡并不是看年龄,而应该要结合孩子的实际发育情况,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出现了以下几种行为表现时,就有必要开始尝试让孩子独立睡觉了。

1、胆小怯懦

弗兰克曾经说过:如果你是一个懦弱的人,那么你就是你自己最大的敌人。

有很多家长都会苦恼自家的孩子性格胆小懦弱,甚至不敢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不敢尝试独自去做一些事情,当然这很有可能是父母过分的宠溺造成的,导致孩子对父母过度的依赖。

这种情况下让孩子与父母分床睡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让孩子体验独自睡眠的感觉,恰好可以锻炼他们的胆量。

但是在睡觉之前一定要先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多给予孩子鼓励从而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2、性意识开始萌发

当孩子发育到了一定的年龄时,就会对异性的身体产生好奇,也会萌生出一些奇奇怪怪的想法。

如果此时孩子还与父母同睡的话,家长在进行夫妻生活时一旦被孩子撞见,难免会陷入非常尴尬的局面,所以与孩子分床睡是非常有必要,同时也是为了避免给孩子造成一些不良影响。

当孩子的性意识开始萌发时,家长应该及时向孩子普及一些男女生之间的性别差异,对孩子进行性教育是不可或缺的,因为他们只有了解过后才会形成保护意识,遇到危险时才能更好地保护好自己。

3、对父母过度的依恋

可能很多家长都会享受孩子依恋自己的那种感觉,这种感觉会让家长觉得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会有一种成就感。

孩子喜欢粘着父母或许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但是这对孩子的长远发展来说并没有好处,因为他们终究会长大,迟早得学会一个人生活,人不可能一辈子都活在父母的影子之下。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对自己的依恋性特别强,任何事情第一时间就是寻求父母的帮助,自己从来不会动脑去思考,这时候父母应该通过与孩子分床睡,来更好地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同时这也是尝试让孩子“摆脱”父母的第一步。

孩子们终究要学会自己长大,未来的人生之路也需要靠他们自己去闯,家长们只能在背后默默地支持。

分床睡是需要孩子慢慢去适应的一件事情,需要父母和孩子双方的共同努力,肯定不是一蹴而就的。

许多父母刚开始不愿意和孩子分床睡,一方面是觉得照顾孩子会方便一些,另一方面也是担心孩子会哭闹。

但如果不尝试走出那一步,孩子永远都会依赖父母,永远都学不会独立,这对他们来说反而是不好的。

让孩子独立睡觉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先分床后再分房睡。

首先要注意和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让孩子明确一点就是:自己已经长大了,是一个小大人了,需要和爸爸妈妈分开睡觉了。

具体操作我们可以先和孩子同床分被子睡,然后再将孩子挪到同一间房间里的小床上睡,最后再给孩子安排一间独立的房间,进行彻底的分房睡,这样循序渐进的方式,更容易被孩子们所接受。

在分床睡初期,家长可以多陪伴孩子一会时间,给孩子讲述一些睡前小故事,或者等孩子慢慢进入睡眠状态时再离开,以此来让孩子更快更好地适应单独睡觉的感觉。

分床睡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必要经历,也是他们学会独立的第一步,需要我们的家长持有坚定的决心,同时也要有耐心,慢慢引导我们的孩子,这个过程可能会遇到一些挫折,但是为了孩子,家长们一定要勇敢面对、克服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