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的疏忽造成宝宝脱臼,后悔都来不及!
小孩一岁多的时候
耍赖大力拽他的时候
“呱啦”就脱臼了
上小学的时候又脱臼一次
会影响以后宝宝的成长吗?
什么年龄的小孩要注意?
手臂脱臼尤其常见于5岁以下的儿童,因为他们的骨骼和关节还不够强健,这个时期的宝宝的关节还比较松,骨头还没有长好,骨头更容易滑入或滑出原本的位置。
学步时需要家长拽着走,就要特别注意了,你需要牵的不是宝宝的手,也不是小手臂,而是胳肢窝那边。
即便大人并没有大力拉拽,但如果用力突然,或者角度“正确”,足以造成手腕、肘部或者肩部脱臼。
最容易发生在哪里?
脱臼容易发生在关节活动度大、关节囊比较松弛的部位,肘关节和肩关节都具有这些特点,再加上宝宝的骨关节发育还不完善,不用很大的外力就可能造成关节脱臼。
肘关节的桡骨小头半脱位是最常见的一种,多发生于1-4岁的宝宝。妈妈突然牵拉宝宝的小臂或小手是造成桡骨小头半脱位的主要原因,因此,它又被称为“牵拉肘”。
生活中几乎所有的妈妈都做过这种动作,宝宝走路或上下台阶时,妈妈突然向上提拉宝宝的小臂或小手;起床时,妈妈抓住宝宝的小手将他拉起来;穿衣时,妈妈从袖口将宝宝的小手拉出来;握着宝宝的小手将他提离地面转圈玩儿等。
肩关节脱臼最常见的原因是宝宝向前跌倒时手掌或肘部猛然撑地。
我没有试过脱臼,也比较注意怎么去拉孩子所以宝宝也没有脱臼,但听说可是十分痛的,不注意以后还会习惯性脱臼。
关于脱臼的几个常识性问题:
? 脱臼不会造成永久性损伤;
? 某些孩子会天生更容易脱臼,可能发生不止一次,只要正确治疗就不会造成永久性伤害;
? 脱臼时间越久孩子会越疼,也越难复位;
? 5岁以后基本不会出现脱臼问题(但也有特别,我小学同学摔一跤就脱臼了);
? 不要采用拉孩子的下手臂、手腕的方式,谨慎是关键。
怎么判断宝宝脱臼?
- 把玩具放在孩子眼前让他伸手抓,如果手能举过头顶,说明没问题;
反之如果孩子一直避免使用该手臂,或者即使使用也无法抬高,那么很有可能是脱臼了;
- 孩子并没有外伤,但是大哭不止;
- 当家长触碰孩子手臂时,哭得尤其厉害;
- 孩子肘部或手腕关节看上去角度不自然。
发生脱臼怎么办?
- 千万不要强行把孩子的手臂拉直,也不要试图复位关节。
- 帮助孩子保持比较舒服的姿势,尽快带他到最近的医院检查并由医生来做处理。
- 如果孩子并没有其他损伤,脱臼处理是非常简单的医疗需求,不用费劲去三甲医院,就近尽快处理就足够了,脱臼越久越难复位。
一般来说,医生不需要给宝宝任何止痛措施,就能让关节复位,迅速完成治疗。
- 大部分孩子在关节复位后10-15分钟就能够正常活动。
- 桡骨小头半脱位用大围巾折成三角形,将宝宝的患肢悬吊在胸前。
- 肩关节脱臼用绷带、衣物、布条或围巾等织物将脱臼的胳膊与躯干捆绑固定,防止关节活动。
回到家该怎么护理?
- 最好让受伤手臂保持抬高,缓解肿胀,可以在孩子坐下或者睡觉的时候在下面垫一个靠枕。
- 医生也许会建议家长每次用冰敷受伤位置15分钟,一天数次,坚持48小时。
- 如果脱臼时间有点长的话,医生可能会开一天量的止痛药。
- 如果孩子第二天还不能正常活动手臂,就要重新看医生了。
怎么预防小儿脱臼?
- 如果万一跌倒,大人出于本能会向上拉拽孩子的手,但更好的方式是立刻蹲下来抱住孩子,或者顺势弯下腰用另一只手搂住孩子的腋下。
- 如果真的赶时间,直接抱起孩子走吧。
- 想玩荡秋千的游戏?把拉手改成搂在孩子腋下,安全系数就能够大大提高。
- 从安全座椅里抱出孩子时,务必先把手臂从安全带里放出来,再搂着孩子腋下抱出安全座椅。
- 给孩子更衣的时候,确保抓住孩子的手臂或者手,再慢慢穿脱袖子。而不要只抓住衣服,放任孩子挣扎。
脱臼是很常见的伤害,只要爸妈不注意很容易发生,这些能避免的罪就不要让宝宝受了,宝宝痛,父母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