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妈亲历:生娃不只有痛,这两种“爽”感虽不好开口,却让人难忘
不久前,闺蜜生下了一个婴儿。我去医院看望她,看到她看起来很好,正在康复。当被问到她的分娩经历是否痛苦时,她犹豫了一下,然后说了一些让我惊讶的话。据她说,在生孩子之前,她总是听到过来人说生孩子有多痛苦,把她吓死了。但亲身经历后,我发现生孩子并不只是痛苦。有两个时刻特别令人愉快。也算是经历了千辛万苦之后的“好”感觉。当然,这种感觉她很难在公婆和丈夫面前说出来,但因为我是过来人,她也不避讳告诉我,所以就说了。
自然分娩时,宝宝冲出产道的那一刻是多么令人满足。
闺蜜的自然分娩过程并不是很顺利,因为子宫颈打开得很慢,早上只打开了三个手指。但听了医生的劝告,放松下来后,子宫颈的开口逐渐变得顺畅了。终于,下午三点左右,一个男婴出生了。经历了痛苦的分娩后,闺蜜形容这次分娩“就像一张千年古凳被拉出来”,是多么的快乐。说实话,这种感觉真的难以形容。但经历过正常分娩的妈妈们都有同样的感觉。羊水和胎儿“呼啦”同时出生,胃里空了,宫缩的不适一下子缓解了。感觉很舒服。
其实从生理上来说,当子宫颈即将完全打开的时候,妈妈其实会有一种像大便一样的悬垂感。这是胎头压迫子宫颈和肛周区域引起的感觉。此时,妈妈就难免强迫自己把“便便”拉出来。这个时候,医生常常会嘱咐母亲要放轻松,不要用力。因为用力过大很容易撕裂产道,造成缝合困难。有的医院在评估胎儿大小后,会在出生时直接进行会阴切开术,使伤口整齐,不仅方便缝合,也促进伤口后期的恢复。
剖腹产后,终于放完气的那一刻,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即使做过剖腹产的女性没有产道经验,在恢复过程中依然会感受到一种“清爽”的感觉,就是肚子平坦了。我记得我兄妹生孩子时,医生规定,不放气就不能吃饭,因为他们生的方向相同。嫂子生前吃的不多,顺产时消耗的体力也很大,肚子已经饿得咕咕叫了。但当我看到邻床的母亲肚子里有气,开始吃饭时,她的胃就是不动,全家人都着急了。
终于,熬了两天一夜,姐弟俩的肚子里隐约传来了“咕咕”的声音。弟弟很兴奋,告诉我们有“气”,但我和父母听不清楚,也不确定。就在众人犹豫的时候,一声巨大的排气声响起。此时此刻,没有人在意这件尴尬的事。妈妈冲出科室去买粥,弟弟兴奋地握着妻子的手。
后来,嫂子告诉我,我已经很久没有气了,精神负担很重。我怕肠子还没恢复,感觉肚子里有块石头。但当我把空气抽干的那一刻,我心里的大石头就落了,我突然感觉轻松了,很清爽。
医生要求剖腹产后的母亲饭前放气,主要是为了防止术后腹壁粘连。排出废气表明妈妈的肠道功能已经恢复,可以正常进食。如果胃里长时间没有空气,可以喝番泻叶泡的茶,这已经被很多孕妇证明有效。
你生孩子的时候有没有类似的感觉?